龙博珍藏篇之二百二十四:清缂丝麻姑像中堂
发布日期:2022-03-03 新闻来源: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:刘华秋 刘 硕 蒋 萃

《尚书·洪范》有云:“五福: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在中国传统社会里,人们以实现“五福”为生活的最高境界,“五福”合起来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,“五福”中“寿”乃基础,“寿”是“五福”之首。企盼长寿是人类普遍心理,是人类美好愿望。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“寿文化”,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缂丝,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,采用“通经断纬”的织法。它以生丝为经,熟丝为纬,“细经粗纬”、“白经彩纬”,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,经线下衬图案纹样,织工透过经丝,用毛笔将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,然后用多把装有各种色纬的舟形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、拨子等工具,采用多种技法,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,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处与经丝交织,使得织物上花纹与素地、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,类似刀刻的形象,“承空观之,如雕镂之象”。因缂丝工艺繁复,极费功夫,所以有“织中之圣”、“一寸缂丝一寸金”之名。
缂丝麻姑像中堂,清,纵110厘米、横56厘米。画中麻姑和神鹿站于悬崖边,身侧峭壁,天上流云。麻姑年约十八九,顶中作髻,余发垂垂,手捧装着寿酒的宝瓶,麻姑整体形象柔美飘逸,麻姑身后的神鹿回首仰望麻姑。

“中堂”是悬挂于中国旧式房屋厅堂正中巨幅立轴字画,因此得名。
麻姑,道教神话人物,又称寿仙娘娘、虚寂冲应真人。据《神仙传》记载,其为女性,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,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,年十八九,貌美,自谓“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”,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。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,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。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,取名“麻姑献寿”。
(黑龙江省博物馆 王晓艳)
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
黑ICP备09058955号-1 Copyright (c) 2009 hljmus.org.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
地址: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:0451-53644151 传真:0451-53622745 邮编: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
开馆时间:周二至周日;9:00~16:30(15:30停止发票)
年均访问量:362874人次

地址: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:0451-53644151 传真:0451-53622745 邮编: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
开馆时间:周二至周日;9:00~16:30(15:30停止发票)
年均访问量:362874人次

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