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博珍藏篇之二百二十三:清代铜鎏金四臂观音

发布日期:2022-02-24  新闻来源:黑龙江省博物馆  编辑:刘华秋 刘 硕 蒋 萃

  


佛教起源于古印度,往往都是通过制作造像传播教化。佛教造像根据其材质不同,有唐卡、水陆画、壁画、石刻造像、泥塑造像、木雕造像、金铜造像等。我国的金铜佛教造像历代多有发现,且各个时期呈现出鲜明而不同的艺术特征。

清铜鎏金四臂观音,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,长16.0厘米,宽10.0厘米,高24.5厘米。造像雕饰精致,神韵十足,通体鎏金。菩萨头戴宝冠,冠饰圆珠,甚是华丽,发束高髻,余发垂肩,施蓝彩。面相方圆,脸颊丰腴,广额丰颐,眼睑微闭,双眸垂视,弯眉宽鼻,嘴角含笑,双耳均饰有大耳珰,耳珰自然垂肩。袒上身,帔帛裹肩,胸部饰U型璎珞,腰间束带,饰有宝珠,身佩项圈、臂钏、手链、脚链等。佛像有四臂:正中两臂,双手合十置于胸前;另两臂于体侧上扬,右手持一串饰,左手似执莲茎,有一待放莲花置于左手上方。菩萨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,底座饰饱满的莲瓣纹,上下均饰有联珠纹。从造像的造型、纹饰来看,其年代应是清代初期。


观音菩萨,“西方三圣”之一,是我国民间影响最大、流传最广的菩萨。观音,又名观世音,观察世间之音,尊号为“大悲大慈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”。唐朝时因避讳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简称观音,后流传至今。早期观音菩萨多为男性形象,后逐渐被塑造成女性形象,如今我们常见的观音菩萨基本都是女性形象,法像端庄,亭亭玉立。

四臂观音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,菩萨一般一头四臂,“一头”表通达法性,“四臂”表四无量心。四臂观音与文殊菩萨、金刚手菩萨,合称三族姓尊,代表大悲、大智、大力。


(黑龙江省博物馆 冯骏)

    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
黑ICP备09058955号-1 Copyright (c) 2009 hljmus.org.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
地址: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:0451-53644151 传真:0451-53622745 邮编: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
开馆时间:周二至周日;9:00~16:30(15:30停止发票)
年均访问量:362874人次

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