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文听物 “云”探龙博——第九十六期《鳇鱼》
发布日期:2020-06-18 新闻来源: 编辑:冯拓菲 蒋 萃 杨 旭

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众多的馆藏鱼类标本中,最吸引人的,当属达氏鳇标本。提到达氏鳇,或许很多人都满脸写着问号,什么是达氏鳇?可若说起它另外一个名字,那绝对是响当当。到底是什么呢?没错!就是鳇鱼。
达氏鳇为什么叫鳇鱼呢?据传清乾隆年间,在祖国边疆黑龙江生活的剽悍的赫哲族人捕获了一条古怪的大鱼,于是便将这民间珍稀物品送到京城献给皇帝,当时的文武百官都感到惊讶无比,不知此为何物。经御膳房烹调并检验,发现此鱼肉不仅无毒且美味,于是赶紧呈给乾隆帝品尝。皇帝尝后龙颜大悦并称此鱼为鱼王,将其纳为皇家贡品,赐其名为鳇鱼。你看!这鳇鱼的鳇字,不就是鱼字旁加上皇帝的皇字吗?从那时起,这“鳇鱼”的名字便流传至今。

鳇鱼是我们黑龙江流域体型最大的鱼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,更是全世界唯有黑龙江流域才有的珍贵鱼类。它与恐龙属同一时代的生物,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,素有“水中熊猫”之称。
亿万年来,鳇鱼的形态几乎未发生改变。它体形虽可谓淡水鱼类中的“航空母舰”,却有着小小的眼睛、大大的嘴,修长的身体没有鳞片,鼻子像古代兵器长戟,头像钢盔,金属色的皮肤如同一层厚厚的铠甲。除了奇特的外表外,鳇鱼还有现代鱼类所没有的显著特征,如尾鳍对称、长有脊索骨、消化系统是一种螺旋管而不是肠子等,这都说明它是一种远古鱼类。当然,说这么庞大的鳇鱼是大胃王也当之无愧。它的胃囊像大胶皮口袋,一条500斤重的鳇鱼,胃里可装30多斤重的各种小鱼及半米多长的大白鱼,真可谓“大肚汉”。
而黑龙江省博物馆现藏有的二尾雌性鳇鱼标本身长均超3米,一尾于1986年征集并制作完成,一尾则为2010年征集而来。但由于生态的破坏,加之酷捕滥捞,黑龙江鳇鱼的资源越来越少,不仅大鳇鱼难见,小鳇鱼也难寻。因此,黑龙江省已制定法规,并通过建立保护区、强制休渔、降低鲟鳇鱼捕捞量等措施,为鳇鱼这一珍稀物种寻求生存权利。
地址: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:0451-53644151 传真:0451-53622745 邮编: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
开馆时间:周二至周日;9:00~16:30(15:30停止发票)
年均访问量:362874人次

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