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公子说完,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大牛,但是见到李大牛茫然无知的样子,汪公子才想起了,李大牛并不是京城本地的人。
于是汪公子开始对着李大牛解释起来,这位丹阳郡主是贤国公的女儿,不知道为什么受到了圣人的喜爱,被封为丹阳郡主。
说起这位郡主,汪公子真是满肚子牢骚,汪公子直接说:“这位郡主,有无盐之德,孟光之贤。李兄弟,你不读书不知道,一般人这么说,那就说明这人的确没有什么容貌。”
李大牛点点头,一般来说,这种贤德不过是修饰一下这位郡主娘娘,这位郡主娘娘未必有这么贤德。
接下来汪公子用十分不悦的语气说:“这位郡主娘娘其实也没有那么贤德,她的脾气反而十分坏,传说她生气的时候,拿着一把菜刀追着自己的哥哥,贤国公世子杀。”
李大牛听到这话,倒是不相信,这妹妹欺负哥哥,在虞朝都很少见,而且这位郡主就算再不济,也不至于拿一把刀来砍自己的哥哥。不过这种传言,想必是空穴来风,事出有因,想必这位郡主娘娘的脾气一定不是很好。
看着李大牛不相信的样子,汪公子告诉李大牛,自己也见过自己这位未来的大舅子,真的就如同世人所说的,这位大舅子畏惧自己的妹妹,如同畏惧一只老虎。
周霖铃疑惑地看着汪公子,询问汪公子,若是丹阳郡主是这样的人,为什么汪公子要迎娶这位丹阳郡主呢?
汪公子无奈告诉周霖铃,自己这一门亲事是从娘胎上就定下来了,自己的母亲和丹阳郡主的母亲是好姐妹,所以这一门婚事,不是落在汪大公子身上,就是落在汪二公子身上。
周霖铃告诉汪公子,这丹阳郡主相貌的确京城没有人称赞,这贤惠也有一些可疑,但是有一点肯定是真的,那就是才学。贤国公一脉以才学闻名于世,所以这丹阳郡主想必也是一位才女。
听到周霖铃这话,汪公子脸上的神情就更加痛苦了,他告诉自己周霖铃,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才情,但是自幼也是熟读诗词,所以写一些水平不够高的诗还是可以的。
汪公子最后的指望和周霖铃一样,希望这位郡主是一位才女,但是到了京城,双方互相交换诗词的时候,汪公子就直接落泪了。汪公子担心周霖铃他们不相信,于是拿出了一张纸,只见这一张纸的上面,写着二十个字。
为什么说二十个字呢,因为这一首诗就只押了一个韵,至于平仄什么的完全没有考虑。
当然若是说意思,意思倒是粗浅能懂,若是放宽一点的话,也算是一首打油诗了。
除了这一首诗做的差之外,其他还有一点,那就是这个字迹实在太过潦草,按照李大牛家乡的方言说,拿就是用鸡爪在地上划都比这个好看,这个完全没有任何书法美感的字,让人不敢相信,这是出自一位千金大小姐之手,而不是屠夫之手。
李大牛就觉得离谱,他是不敢相信,这个字迹真的是丹阳郡主写的。他想到了一个想法,小心翼翼地说:“或许是丹阳郡主的丫鬟仆人写的。毕竟小的也听闻了,这深闺之中的诗词,不好外漏。”
“若不是我亲眼看到她亲自写的这一首诗,我都不敢相信,这是一位大小姐,一位郡主写的诗,就算我家丫鬟的字迹都比这位郡主俊秀。贤国公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,想当初贤国公以文章闻名于世,被称为国初第一文人,劝进表,与东安王书,伐魏檄文,二后摄政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文章,以文章而封国公,前之未有,后也难越。”
汪公子说话的语气十分气愤和不满,李大牛河周霖铃都心知肚明,这位汪公子真正的心思,他或许是真的是对贤国公后人不肖有一些无奈,但是更多的是对自己娶到这么一位无才无德无容无貌的郡主而生气。
周霖铃很明显对这件事有一些不悦,告诉汪公子:“汪公子,或许是郡主遵从古训,女子无才便是德,所以才不会做诗。至于容貌,那是父母所赐,非是她自愿如此,两人若是真要结婚的话,看重的是意趣相同,志同道合。”
汪公子说自己知道,这容貌差一点,自己倒是不怎么介意,无才的话,自己安国公府上又不是没有老师,可以慢慢教丹阳郡主,自己最无法接受的一件事就是,这位丹阳郡主的性子。
在汪公子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,仆人告诉汪公子,这丹阳郡主来了,汪公子对着李大牛他们说:“口说无凭,眼见为实,诸位,等下你们就知道,这位郡主的性子了。”
于是汪公子开始对着李大牛解释起来,这位丹阳郡主是贤国公的女儿,不知道为什么受到了圣人的喜爱,被封为丹阳郡主。
说起这位郡主,汪公子真是满肚子牢骚,汪公子直接说:“这位郡主,有无盐之德,孟光之贤。李兄弟,你不读书不知道,一般人这么说,那就说明这人的确没有什么容貌。”
李大牛点点头,一般来说,这种贤德不过是修饰一下这位郡主娘娘,这位郡主娘娘未必有这么贤德。
接下来汪公子用十分不悦的语气说:“这位郡主娘娘其实也没有那么贤德,她的脾气反而十分坏,传说她生气的时候,拿着一把菜刀追着自己的哥哥,贤国公世子杀。”
李大牛听到这话,倒是不相信,这妹妹欺负哥哥,在虞朝都很少见,而且这位郡主就算再不济,也不至于拿一把刀来砍自己的哥哥。不过这种传言,想必是空穴来风,事出有因,想必这位郡主娘娘的脾气一定不是很好。
看着李大牛不相信的样子,汪公子告诉李大牛,自己也见过自己这位未来的大舅子,真的就如同世人所说的,这位大舅子畏惧自己的妹妹,如同畏惧一只老虎。
周霖铃疑惑地看着汪公子,询问汪公子,若是丹阳郡主是这样的人,为什么汪公子要迎娶这位丹阳郡主呢?
汪公子无奈告诉周霖铃,自己这一门亲事是从娘胎上就定下来了,自己的母亲和丹阳郡主的母亲是好姐妹,所以这一门婚事,不是落在汪大公子身上,就是落在汪二公子身上。
周霖铃告诉汪公子,这丹阳郡主相貌的确京城没有人称赞,这贤惠也有一些可疑,但是有一点肯定是真的,那就是才学。贤国公一脉以才学闻名于世,所以这丹阳郡主想必也是一位才女。
听到周霖铃这话,汪公子脸上的神情就更加痛苦了,他告诉自己周霖铃,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才情,但是自幼也是熟读诗词,所以写一些水平不够高的诗还是可以的。
汪公子最后的指望和周霖铃一样,希望这位郡主是一位才女,但是到了京城,双方互相交换诗词的时候,汪公子就直接落泪了。汪公子担心周霖铃他们不相信,于是拿出了一张纸,只见这一张纸的上面,写着二十个字。
为什么说二十个字呢,因为这一首诗就只押了一个韵,至于平仄什么的完全没有考虑。
当然若是说意思,意思倒是粗浅能懂,若是放宽一点的话,也算是一首打油诗了。
除了这一首诗做的差之外,其他还有一点,那就是这个字迹实在太过潦草,按照李大牛家乡的方言说,拿就是用鸡爪在地上划都比这个好看,这个完全没有任何书法美感的字,让人不敢相信,这是出自一位千金大小姐之手,而不是屠夫之手。
李大牛就觉得离谱,他是不敢相信,这个字迹真的是丹阳郡主写的。他想到了一个想法,小心翼翼地说:“或许是丹阳郡主的丫鬟仆人写的。毕竟小的也听闻了,这深闺之中的诗词,不好外漏。”
“若不是我亲眼看到她亲自写的这一首诗,我都不敢相信,这是一位大小姐,一位郡主写的诗,就算我家丫鬟的字迹都比这位郡主俊秀。贤国公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,想当初贤国公以文章闻名于世,被称为国初第一文人,劝进表,与东安王书,伐魏檄文,二后摄政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文章,以文章而封国公,前之未有,后也难越。”
汪公子说话的语气十分气愤和不满,李大牛河周霖铃都心知肚明,这位汪公子真正的心思,他或许是真的是对贤国公后人不肖有一些无奈,但是更多的是对自己娶到这么一位无才无德无容无貌的郡主而生气。
周霖铃很明显对这件事有一些不悦,告诉汪公子:“汪公子,或许是郡主遵从古训,女子无才便是德,所以才不会做诗。至于容貌,那是父母所赐,非是她自愿如此,两人若是真要结婚的话,看重的是意趣相同,志同道合。”
汪公子说自己知道,这容貌差一点,自己倒是不怎么介意,无才的话,自己安国公府上又不是没有老师,可以慢慢教丹阳郡主,自己最无法接受的一件事就是,这位丹阳郡主的性子。
在汪公子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,仆人告诉汪公子,这丹阳郡主来了,汪公子对着李大牛他们说:“口说无凭,眼见为实,诸位,等下你们就知道,这位郡主的性子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