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阿史那温博将李治的封禅搅黄了。
李治气得暴跳如雷,这也再次证明了他对军事的不懂,无奈之下,只好将李威与几位宰相喊来议事。坐了下来,对儿子很吃味的。不管掣肘了他部分皇权,但军事的才干是胜过了自己。可也有一门好处,因为是“内行人”,所以看到儿子过来,心情居然平静下来。
“弘儿,你看怎么办?“
“肯定要刹灭,不然势一大,真形成一个国家,我朝就是不重武功,以后必然对河北河东关内边境的百姓构成严重的危胁,反而会派驻许多常规军队,又造成了国家的沉重负担。不过去年征调的军队都解散了,重新征召得数月时间,所以先勒令边境各州县严加防守,勿得让突厥的暴乱伤害到更多的百姓。”
这就是府兵制的弊端,府兵闲时为民,战时为兵,国家负担少,得以让唐初迅速从乱入治。当时优点很多的,可时间一长,缺点就出来了。想要用兵时,国家却不能立即发出军队。
李治倒没有想到什么优点缺点,是中规中矩的建议,说道:“是,裴卿,你写诌。
裴炎立即将诌写了出来,颁发边境各州县。
李威又说道:“但父皇,也不用担心。暴乱不好,可也是机遇。我朝初建时,百姓不及现在的一半,财政粗陋,更没有现在的种种锐利的武器。然而将士却百战百胜。有种种的原因,可将士缺少实战,也是重要的一点。只要扑灭及时,此次突厥暴乱……还不会成为大害。可要看到一些问题,虽说以和为贵。和平相处,国家没有负担,百姓将士没有伤亡。然而我们想和,这些胡夷却认为软弱可欺,越对他们抚恩不抚以威,反过来壮大他们,助长了他们傲慢轻视之心与野心。恩威兼用,才是王道。有恩偏软,有威偏严。”
说完了,几人一起沉思。
“我朝一直以和为主,已经偏软。太宗皇帝考虑国家因为战乱时久,百姓凋零……乱为治,休生养息。但不能错误认为,太宗重文轻武,对武备太宗皇帝一直很重视。尽管国家大治,时不时地开边。不是为了开边之功,也是一种对将士的锻炼。以国内为主,这是根,是干,然而适度地保持一些扩张的雄心,于国反而会有帮助。不然,国家将会变得越来越内敛,必将有外侮发生。”
“太皇,我认为陛下此言很有道理,是到了反思的时候。文治是国家根本,武治却是国家的保障。早在千几年前臣就看到府兵有许多弊端……”刘仁轨附和道。
“那么弘儿你说出来,有什么想法?”
“儿臣认为国家要适当地从一些老兵中选出强悍的士兵,给他们正式的薪酬,成为永编军队。这些士兵延长服役时间,让他们以老带新,保持军队的战斗力。再说,边境有了数支强大的军队,可以迅速机动地主动出击。就算不会出击,留在边境也是一种威胁。”其实唐朝已经开始这么做了,许多羁縻地区,设有驻军。
但规模不大,而且制度也不好,不分青红皂白,将一些贫困的子弟留下来驻军。甚至连一个薪酬都没有。可这些人家呢,家中生活贫困,还要指望他们为家中主要的劳动力。驻久了,反而成为疲军。甚至有些地方政龘府做得很不好,不给他们相应的田地,还能向他们家人征税。所以驻军士气不旺,战斗力下降,也导致羁縻地区各部的轻视。
有了基础,但李威直指本质。规模会比现在大,不然达不到主动出击的能力。二是等于是正式的募兵制。不过李威心中也有顾忌,自己做皇帝这一年多来,落实了许多件大事,不仅是功劳,这个都不在乎的。他是半个天下之主,几年后会是整个天下之主,没有必要抢这个功劳。但每一项变动,都涉及到利益的纠纷。所以步子不敢迈得太急,又徐徐地说道:“再付出相应的措施,比如给他们适当的省亲时间,地方对其家属做出一些补助,那么有可能将他们服役的时间延长到三十五岁,甚至一些人可以延长到四十岁。不过也要需要国家有充足的财帛保障。”
“正是”武则天忽然从帘后说道。
说到底,得有钱。
有钱,全国兴修水龘利,可以立即进行。有钱,这个募兵制度就可以落实。但那一项,都需要不菲的钱帛,全国兴修水龘利,还不知得花多少钱。户部的官员都不敢计算。
募兵制度,要达到李威的要求,最少得设常驻军队十几万人。再加各地的驻军,与大量的将领,一年的负担,也不是一笔小数字。
“母后,这先不急。还是以国内事务为重,国内不好,没有充足的人力与财力保障,是空谈。儿臣仅是一个想法,什么时候国家有了充,足的钱帛再来商议。还突厥的事,得到了朝廷的武器,回纥人也想壮大,他们在后方呼应,朝廷再出动大军,平叛指日可待。”
儿子说没有事了,那大约会没有事。
李治气得暴跳如雷,这也再次证明了他对军事的不懂,无奈之下,只好将李威与几位宰相喊来议事。坐了下来,对儿子很吃味的。不管掣肘了他部分皇权,但军事的才干是胜过了自己。可也有一门好处,因为是“内行人”,所以看到儿子过来,心情居然平静下来。
“弘儿,你看怎么办?“
“肯定要刹灭,不然势一大,真形成一个国家,我朝就是不重武功,以后必然对河北河东关内边境的百姓构成严重的危胁,反而会派驻许多常规军队,又造成了国家的沉重负担。不过去年征调的军队都解散了,重新征召得数月时间,所以先勒令边境各州县严加防守,勿得让突厥的暴乱伤害到更多的百姓。”
这就是府兵制的弊端,府兵闲时为民,战时为兵,国家负担少,得以让唐初迅速从乱入治。当时优点很多的,可时间一长,缺点就出来了。想要用兵时,国家却不能立即发出军队。
李治倒没有想到什么优点缺点,是中规中矩的建议,说道:“是,裴卿,你写诌。
裴炎立即将诌写了出来,颁发边境各州县。
李威又说道:“但父皇,也不用担心。暴乱不好,可也是机遇。我朝初建时,百姓不及现在的一半,财政粗陋,更没有现在的种种锐利的武器。然而将士却百战百胜。有种种的原因,可将士缺少实战,也是重要的一点。只要扑灭及时,此次突厥暴乱……还不会成为大害。可要看到一些问题,虽说以和为贵。和平相处,国家没有负担,百姓将士没有伤亡。然而我们想和,这些胡夷却认为软弱可欺,越对他们抚恩不抚以威,反过来壮大他们,助长了他们傲慢轻视之心与野心。恩威兼用,才是王道。有恩偏软,有威偏严。”
说完了,几人一起沉思。
“我朝一直以和为主,已经偏软。太宗皇帝考虑国家因为战乱时久,百姓凋零……乱为治,休生养息。但不能错误认为,太宗重文轻武,对武备太宗皇帝一直很重视。尽管国家大治,时不时地开边。不是为了开边之功,也是一种对将士的锻炼。以国内为主,这是根,是干,然而适度地保持一些扩张的雄心,于国反而会有帮助。不然,国家将会变得越来越内敛,必将有外侮发生。”
“太皇,我认为陛下此言很有道理,是到了反思的时候。文治是国家根本,武治却是国家的保障。早在千几年前臣就看到府兵有许多弊端……”刘仁轨附和道。
“那么弘儿你说出来,有什么想法?”
“儿臣认为国家要适当地从一些老兵中选出强悍的士兵,给他们正式的薪酬,成为永编军队。这些士兵延长服役时间,让他们以老带新,保持军队的战斗力。再说,边境有了数支强大的军队,可以迅速机动地主动出击。就算不会出击,留在边境也是一种威胁。”其实唐朝已经开始这么做了,许多羁縻地区,设有驻军。
但规模不大,而且制度也不好,不分青红皂白,将一些贫困的子弟留下来驻军。甚至连一个薪酬都没有。可这些人家呢,家中生活贫困,还要指望他们为家中主要的劳动力。驻久了,反而成为疲军。甚至有些地方政龘府做得很不好,不给他们相应的田地,还能向他们家人征税。所以驻军士气不旺,战斗力下降,也导致羁縻地区各部的轻视。
有了基础,但李威直指本质。规模会比现在大,不然达不到主动出击的能力。二是等于是正式的募兵制。不过李威心中也有顾忌,自己做皇帝这一年多来,落实了许多件大事,不仅是功劳,这个都不在乎的。他是半个天下之主,几年后会是整个天下之主,没有必要抢这个功劳。但每一项变动,都涉及到利益的纠纷。所以步子不敢迈得太急,又徐徐地说道:“再付出相应的措施,比如给他们适当的省亲时间,地方对其家属做出一些补助,那么有可能将他们服役的时间延长到三十五岁,甚至一些人可以延长到四十岁。不过也要需要国家有充足的财帛保障。”
“正是”武则天忽然从帘后说道。
说到底,得有钱。
有钱,全国兴修水龘利,可以立即进行。有钱,这个募兵制度就可以落实。但那一项,都需要不菲的钱帛,全国兴修水龘利,还不知得花多少钱。户部的官员都不敢计算。
募兵制度,要达到李威的要求,最少得设常驻军队十几万人。再加各地的驻军,与大量的将领,一年的负担,也不是一笔小数字。
“母后,这先不急。还是以国内事务为重,国内不好,没有充足的人力与财力保障,是空谈。儿臣仅是一个想法,什么时候国家有了充,足的钱帛再来商议。还突厥的事,得到了朝廷的武器,回纥人也想壮大,他们在后方呼应,朝廷再出动大军,平叛指日可待。”
儿子说没有事了,那大约会没有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