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说蜀地其实比岭南更好,但现在朝廷十分重视岭南,破例把广州提升为大都督府,所以李世民要让儿子来担此重任。

    长孙皇后听了,微微一笑,不再多言。

    这顿饭结束时,皇帝心情还算好,当晚便干脆留宿立政殿皇后处。

    第二天,皇帝早朝后召重臣廷议。

    果然,廷议一开始,皇帝便提出要让李恪拜广州大都督之事。

    “李恪改封吴王,拜广州大都督,杨恭仁迁广州大都督府长史!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开府仪同三司,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立马高声反对。

    “陛下,元轨本封蜀王,后改封吴王,如今又改封蜀王,不免儿戏,况且,杨恭仁原是朝廷宰相,如今年老,陛下先前体谅他年迈功高,特让他任洛州刺史,在洛阳养老,如今却又要调他去广州,这广州地处岭南,湿热不利于休养,不是待功劳元功之道。”

    理由倒是挺正当的,但明显还是因为杨恭仁是李恪的母舅。

    “那调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任广州大都督府长史如何?”

    这次长孙无忌便没马上反对,可立即又有大臣站出来反对。

    武士彟虽说是太上皇的心腹,最初只是河东的一个商人,可他后来娶的续弦杨氏,是隋朝宰相纳言杨达之女,这个杨达是杨雄的兄弟,因此杨氏是杨恭仁杨师道的堂姐,是李恪母杨妃的表姐。

    反对的人也是跟长孙无忌一条线上的。

    秦琅坐在殿里,倒是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他其实先前已经去拜访过长孙无忌,提起承乾发现的皇帝拟封李愔为蜀王,李恪为吴王镇广州一事,还表示承乾对此很担忧。

    长孙一听,立马表示要制止皇帝这错误的行为。

    他是承乾的亲娘舅,当然要支持太子承乾,更何况,长孙家的未来,那是早已经跟承乾挂钩的,长孙的儿子、侄子等早就是东宫的人了,若是将来承乾当皇帝,长孙家做为国舅家自然受益良多,承乾若是不能当皇帝,第一个受打击牵连的就是他长孙家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娘舅不出力谁出力。

    这场廷议之前,长孙无忌已经早就安排好了。

    议了半天。

    尽是反对之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