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起这张纸,和那几个工匠又交代了几句,穿好衣服与李何以回到了自己处理政务的地方。

    说是一张纸,实际上大的很。捞纸用的竹帘不可能如同书本一样大小,那样太费工夫,因而这张纸足足有两尺多宽。

    陈健研了些墨,拿起毛笔尝试着写了几个字,虽然难看,但是终于可以感受一下挥毫而就的感觉,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尽可能把字写的很小以适应不算宽大的竹简。

    松油墨在粗糙的纸张上留下了浓浓的墨迹,纸张的质量尚可,具备了写字的基本功能。

    再差的纸也是纸,纸的出现意味着文化和知识垄断于贵族阶层的可能性消失了。不管是羊皮纸还是木简,要么昂贵要么麻烦,文化想要传播出去必然麻烦,而想要获取知识和自己的财力有极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如今夏国还小,一旦扩大了,一个官吏可能每天要阅读的木简要以斤论,而换成纸可能只有十几张。

    加上陈健想要建立的最低级能识字数数的教育体系,用木简根本无法支撑今后数千的孩童。

    没有纸,就避免不了一些东西只在特定的小圈子中流传。不管是对神权的解释还是一些技术的传播,都只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,愚昧真的可能统治千年而没有变化。

    对于前世族人的这种发明,无论什么样的赞誉都不为过,这是底层可以成为人的基础,而之前大部分时间不过是牲口。

    造纸作坊是一定要尽快完善的,但是需要派去多少人?每年的产量是多少?这又需要制定出一个计划。多了浪费人手,少了却又不够用。

    “何以啊,不算之前的打浆熬煮,如今一个人一天能够捞几张这样的纸?”

    李何以摇摇头道:“不算快,一个人一天也就能捞四五十张吧?不过逐渐就快了,现在主要就是捞的时候不知道捞多少。这东西不能计量,只能一点点地靠人去熟悉。我估计如果每次都能捞成功的话,一个人一天大约能捞三四百张,再快就不可能了。”

    陈健哦了一声,看了看面前的这张大纸,裁成十六份的话,大约正好是一本书的大小,可能稍微大一些。

    在纸上写了几个字,拿出印章盖上,递给李何以道:“送到计划统计司那里,把这张纸裁成十六份,以此作为样式。告诉他们,统计出来一个数字。按照每个在册的学堂的孩子加上课本每年六十张小纸,再让建造司报上来个今年新建的屋子窗子的数量,各级官吏需要记录的纸张,在多余出一部分。”

    “统计完之后,拿到我这里来审核。告诉他们,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计划一件事,弄得漂亮点,有什么我没考虑到的问题就提醒我。”

    本想着自己算出来结果的,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放下去让别人做,小鸟长大了总该慢慢磨砺翅膀。

    李何以接过印了印章的纸,上面是计划统计司的印章,属于陈健独裁的部门。

    “先生,难道这些纸不用考虑别的城邑买吗?”

    “暂时先不用考虑吧,不会写字,买纸做什么?去吧,过些天我就要去粟城了,让他们尽快算出一个结果。”

    李何以拜别离开,拿着那张代替了之前用布帛写字的纸,来到了忙碌的计划统计司,二十多个人正趴在木头的小桌上,不断有人起身去旁边堆放的一堆木简中拿出一卷。

    里面的人和李何以都算是相熟,见他进来便招呼了一声,继续忙着自己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