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知道!”
“公子可还记得当初你提出改革计划时,韩王全盘否定,并没有人支持过你?”
“记得!”
“公子可明白,即使你舍弃生命,可能也无法扭转当前的局势?”
“明白!”
“那你为何还要抛弃身家性命,去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诸侯说情?”
“因为我是韩人!”
听到韩非回答的如此决绝,溪堂公心生悲悯,还想劝说他:“我听说能够保全身家性命的人都是善于拒绝的,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可以不答应,如今公子这样做又会有什么益处呢?”
“先生错了,该来的福分总会到来,该来的灾祸也是无法躲避的!君子不能因为怕死就不去做该做的事情!”韩非其实心中明白,要说服秦王罢兵难上加难,而自己此去也极有可能有去无回。因此他临行前把家中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了,他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离开了故国!
溪堂公为他送行,路上一句话都没说,因为该说的都已说尽,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策略、能力所能决定的,这只是韩非的一种选择!
看着韩非远去的背影,溪堂公流下了两行热泪!
来到秦国,韩非先去拜见了韩启。此时的韩启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锐气,自从郑国事件之后,便失去了秦王的信任,虽然暂时没被罢免丞相的官职,但已无法参与重大事件的讨论制定。
韩启道:“如今年轻的秦王刚毅果断,又有李斯、尉缭等人辅佐,他们都是主张要灭六国的,恐怕韩国难逃此劫了!”
韩非道:“难道昌文君忘记自己是韩国人了吗?”
韩启眼见一亮,瞬间又暗淡了,道:“韩国早已是积重难返,王弟又何必螳臂当车!”
韩非见韩启已经沦落至此,非常失望,便告别韩启,只身去见秦王。
韩启叫住韩非,道:“秦王是个很有主见的人,如果你的意见得不到采纳,就赶紧逃亡吧,在咸阳若不能为秦王所用,必然性命难保!”
韩非回头深深的望了一眼韩启,道:“王兄保重!”
韩非离开后,韩启呆呆的站在原地,默然良久。他可怜韩国积弱难反,又愤恨自己无力为故国做一点事情!他觉得韩非是幸福的,至少韩非还可以为韩国奔走呼号……
秦王嬴政早就听说过韩非的大名,还看过他写的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,读后非常佩服,道:“哎呀!寡人要是能见到此人,并与他讨论天下大势,真是死而无憾了!”
此次得知韩非来秦,秦王非常高兴,急切的盼望与他相见。只是他心中也清楚韩非此番来秦,只是为韩国说情的,事关韩国存亡,不同于一般的游说,心中不免多了一份戒备。
“公子可还记得当初你提出改革计划时,韩王全盘否定,并没有人支持过你?”
“记得!”
“公子可明白,即使你舍弃生命,可能也无法扭转当前的局势?”
“明白!”
“那你为何还要抛弃身家性命,去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诸侯说情?”
“因为我是韩人!”
听到韩非回答的如此决绝,溪堂公心生悲悯,还想劝说他:“我听说能够保全身家性命的人都是善于拒绝的,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可以不答应,如今公子这样做又会有什么益处呢?”
“先生错了,该来的福分总会到来,该来的灾祸也是无法躲避的!君子不能因为怕死就不去做该做的事情!”韩非其实心中明白,要说服秦王罢兵难上加难,而自己此去也极有可能有去无回。因此他临行前把家中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了,他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离开了故国!
溪堂公为他送行,路上一句话都没说,因为该说的都已说尽,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策略、能力所能决定的,这只是韩非的一种选择!
看着韩非远去的背影,溪堂公流下了两行热泪!
来到秦国,韩非先去拜见了韩启。此时的韩启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锐气,自从郑国事件之后,便失去了秦王的信任,虽然暂时没被罢免丞相的官职,但已无法参与重大事件的讨论制定。
韩启道:“如今年轻的秦王刚毅果断,又有李斯、尉缭等人辅佐,他们都是主张要灭六国的,恐怕韩国难逃此劫了!”
韩非道:“难道昌文君忘记自己是韩国人了吗?”
韩启眼见一亮,瞬间又暗淡了,道:“韩国早已是积重难返,王弟又何必螳臂当车!”
韩非见韩启已经沦落至此,非常失望,便告别韩启,只身去见秦王。
韩启叫住韩非,道:“秦王是个很有主见的人,如果你的意见得不到采纳,就赶紧逃亡吧,在咸阳若不能为秦王所用,必然性命难保!”
韩非回头深深的望了一眼韩启,道:“王兄保重!”
韩非离开后,韩启呆呆的站在原地,默然良久。他可怜韩国积弱难反,又愤恨自己无力为故国做一点事情!他觉得韩非是幸福的,至少韩非还可以为韩国奔走呼号……
秦王嬴政早就听说过韩非的大名,还看过他写的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,读后非常佩服,道:“哎呀!寡人要是能见到此人,并与他讨论天下大势,真是死而无憾了!”
此次得知韩非来秦,秦王非常高兴,急切的盼望与他相见。只是他心中也清楚韩非此番来秦,只是为韩国说情的,事关韩国存亡,不同于一般的游说,心中不免多了一份戒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