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京,垂拱殿!
皇帝赵顼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,有些发愁,起因则是几封奏疏,以及一件事。.
数曰之前,他接到了判大名府,河北路宣抚使韩琦的奏疏,是一封请罪书,检举书!
韩琦检举侄子韩琦与博州通判范季云等人围湖造田,修筑围堰,导致黄河水流不畅,是决口的诱发因素之一。为此向朝廷,向皇帝请罪,一个是身为河北路的最高官员,对治下管控不严,以至于未能及时发现问题,事后也没有详细调查,有失察失职之罪。
然后韩相公痛心疾首表示,侄子韩俊牵涉其中,是自己这个叔父的过失,教育不严,以至于铸成大错。不过韩相公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他无意包庇,是刚刚才发现此事的,故而及时向朝廷检举请罪,以示公正。可以说,于公于私都表达的面面俱到。再加上韩相公的老辣,行文用词十分巧妙,一封奏疏也可的无懈可击。
赵顼笑了!
什么检举,你真当我傻吗?韩俊最初搞这些事情他不知道是很可能的,但是出事之后韩琦也不知道吗?赵顼不相信。韩琦没有包庇之心,呵呵,老辣认真的韩相公会失察?赵顼只是淡淡一笑,如果韩琦想要检举,那么这封检举书早就该到御前了。
这个时候跳出来检举,请罪,还搞出一副公正无私,大义灭亲的样子,未免有些迟了,装模作样!赵顼很清楚,一定是林昭在河北路的行动让韩琦招架不住了,纸包不住火的时候不得已只能这样,也算是壮士断腕,弃车保帅吧。
林昭还是有两下的,不声不响能将韩相公逼到这份上,也算是有本事,有能耐!至于韩琦的这封奏疏,赵顼打算笑纳了。
韩相公到底是有功之臣,何必穷追猛打呢?出了这件事,想必他已经没有颜面继续在朝为官了,奏疏中也表示要引咎致仕,并请皇帝降罪!降罪就不必了,致仕完全可以,本就是这个目的,而今达到了,赵顼很满足,这就足够了!
惩戒之时,鞭子可以高高举起,轻轻打下去,给韩相公留个面子,让他体面离开政治舞台。甚至韩俊都可以放过一马,也好皆大欢喜。打击老臣的计划不变,却也不能太过了,以免让人寒心!
原以为事情就圆满解决了,可是还没高兴片刻,博州知州李儒的紧急奏疏又来了。声称与工部侍郎林昭一道查处了韩俊、范季云等人围湖造田的证据。
很好,人赃并获,证据确凿,才能服众,也唯有如此才能让韩相公主动服软。
可是当他看到后面的文字,顿时惊呆了。
李儒说的很清楚,正当他与林侍郎率领厢军士兵查抄的时候,发大水了。林昭之前已经来过奏疏,提及会动用一些厢军士兵,否则不能控制局面。对此赵顼表示理解,林昭有便宜行事之权,可以这么做。腹地州县,千余厢军,不怕他闹出什么事情了,虽说是不合制度,却也可以变通一下。
这场大水可有些厉害,竟然淹死了厢军士兵与流民共计三千多人,他本人与林昭也是死里逃生。三千多人的死伤,这绝对是惊天大事,举国震动。
如果是天灾也就罢了,除了哀悼也不会有什么事情。可偏生这回竟然是[***]!
李儒说的很清楚,是韩俊与范季云等人故意决堤引发大水,希望淹死林侍郎,并且毁灭证据。结果却被当场抓住,人赃并获。
韩俊和范季云……赵顼勃然大怒,直接将奏疏扔在了地上,两个蠢货啊!
可是三千多条人命, 他们也忒大胆了。
不管怎么样,作为大宋皇帝,赵顼肯定是不会容忍这等随便伤害他子民的行为!韩俊与范季云已经到了人神共愤,天理不容的程度,赵顼勃然大怒是肯定的。
皇帝赵顼坐在龙椅上默然不语,有些发愁,起因则是几封奏疏,以及一件事。.
数曰之前,他接到了判大名府,河北路宣抚使韩琦的奏疏,是一封请罪书,检举书!
韩琦检举侄子韩琦与博州通判范季云等人围湖造田,修筑围堰,导致黄河水流不畅,是决口的诱发因素之一。为此向朝廷,向皇帝请罪,一个是身为河北路的最高官员,对治下管控不严,以至于未能及时发现问题,事后也没有详细调查,有失察失职之罪。
然后韩相公痛心疾首表示,侄子韩俊牵涉其中,是自己这个叔父的过失,教育不严,以至于铸成大错。不过韩相公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他无意包庇,是刚刚才发现此事的,故而及时向朝廷检举请罪,以示公正。可以说,于公于私都表达的面面俱到。再加上韩相公的老辣,行文用词十分巧妙,一封奏疏也可的无懈可击。
赵顼笑了!
什么检举,你真当我傻吗?韩俊最初搞这些事情他不知道是很可能的,但是出事之后韩琦也不知道吗?赵顼不相信。韩琦没有包庇之心,呵呵,老辣认真的韩相公会失察?赵顼只是淡淡一笑,如果韩琦想要检举,那么这封检举书早就该到御前了。
这个时候跳出来检举,请罪,还搞出一副公正无私,大义灭亲的样子,未免有些迟了,装模作样!赵顼很清楚,一定是林昭在河北路的行动让韩琦招架不住了,纸包不住火的时候不得已只能这样,也算是壮士断腕,弃车保帅吧。
林昭还是有两下的,不声不响能将韩相公逼到这份上,也算是有本事,有能耐!至于韩琦的这封奏疏,赵顼打算笑纳了。
韩相公到底是有功之臣,何必穷追猛打呢?出了这件事,想必他已经没有颜面继续在朝为官了,奏疏中也表示要引咎致仕,并请皇帝降罪!降罪就不必了,致仕完全可以,本就是这个目的,而今达到了,赵顼很满足,这就足够了!
惩戒之时,鞭子可以高高举起,轻轻打下去,给韩相公留个面子,让他体面离开政治舞台。甚至韩俊都可以放过一马,也好皆大欢喜。打击老臣的计划不变,却也不能太过了,以免让人寒心!
原以为事情就圆满解决了,可是还没高兴片刻,博州知州李儒的紧急奏疏又来了。声称与工部侍郎林昭一道查处了韩俊、范季云等人围湖造田的证据。
很好,人赃并获,证据确凿,才能服众,也唯有如此才能让韩相公主动服软。
可是当他看到后面的文字,顿时惊呆了。
李儒说的很清楚,正当他与林侍郎率领厢军士兵查抄的时候,发大水了。林昭之前已经来过奏疏,提及会动用一些厢军士兵,否则不能控制局面。对此赵顼表示理解,林昭有便宜行事之权,可以这么做。腹地州县,千余厢军,不怕他闹出什么事情了,虽说是不合制度,却也可以变通一下。
这场大水可有些厉害,竟然淹死了厢军士兵与流民共计三千多人,他本人与林昭也是死里逃生。三千多人的死伤,这绝对是惊天大事,举国震动。
如果是天灾也就罢了,除了哀悼也不会有什么事情。可偏生这回竟然是[***]!
李儒说的很清楚,是韩俊与范季云等人故意决堤引发大水,希望淹死林侍郎,并且毁灭证据。结果却被当场抓住,人赃并获。
韩俊和范季云……赵顼勃然大怒,直接将奏疏扔在了地上,两个蠢货啊!
可是三千多条人命, 他们也忒大胆了。
不管怎么样,作为大宋皇帝,赵顼肯定是不会容忍这等随便伤害他子民的行为!韩俊与范季云已经到了人神共愤,天理不容的程度,赵顼勃然大怒是肯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