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权和相权是古代政治十分重要的部分。
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,皇帝们都想要大权独揽,乾纲独断,至少大部分的皇帝是这样的。可是皇帝的能力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,根本无法顾及整个庞大的帝国,更加无法做到面面俱到,所以注定了需要一些帮手。
于是便有了官僚体系,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宰相,相权也就应运而生。尤其是秦始皇确立三公九卿制之后,丞相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。
宰相的存在是帮助皇帝分担处理政务,是皇帝的帮手,相辅相成。当然了,有利就有弊。相权,准确说是包含宰相在内的百官的权力,和君权之间有天然的矛盾,某种程度上对君权有所限制。
大有为的君主们都试图削弱相权,加强君权,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六部,政事堂的宰相从一个变成好几个,目的便是通过分权而集权。
到了后世的明朝,朱元璋更为直接废除了丞相制,可实际上相权真的消失了吗?像朱元璋这样精力旺盛,威严十足的君王或许可以掌控场面,却并非每个皇**行。
到了明朝中后期,他们的子孙们便做不到了,设立内阁实际就是相权的运营机构,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并不亚于以前的丞相。所以在君主集权制的封建社会,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彻底解决的。
这样是有利有弊的,对于大有为之君而言或许会有所掣肘。可对于那些平庸的君主,可以限制他们任性妄为,导致国家出现重大问题,保证**的平稳,是大有好处的。
故而,这个君权和相权处理的好则相得益彰,处理不好便会有多掣肘。
相对来说,宋朝的宰相的制度十分完善。两府八公,中书的宰相、参知政事,再加上西府枢密院正副使,一共八位。当然了,还有些人是名义上的中书门下平章事,却也只是个荣誉性的虚衔。
如此设置,也体现了北宋政治体制的精髓,那便是制衡。虽说行政效率下降了,但是以分权达到集权,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制度。虽说长此以往,弊端会越发的增加,却也强于胡闹的穷折腾。
太祖太宗也算是深谋远虑,可眼下的皇帝赵顼似乎很不满意这样的制度,正试图打破重建……
两府八公,多位宰相之间也是有先后次序的,有主有辅。比如集贤殿大学士为首相,昭文馆大学士为次相,已然是不成文的惯例。
不过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,到底是哪位宰相起主要作用,也是有特殊情况的。比如当前的熙宁朝,先是制置三司条例司替代了中书。如今废除了,皇帝最为宠幸主持变法的王相公,理所当然的成为宰相中的主导,颇有大权独揽的架势。集贤殿大学士曾公亮反而靠后,处在了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上。
好在曾公亮为人和善,心态也很不错,身为三朝元老的他已经看开了,当然了,和稀泥的本事也不错。倒不是说是曾相公两面三刀,各方讨好,而是天性使然,比较随和。况且,有时候现实所迫,也有许多无可奈何。
在文彦博罢相出知地方、司马光离京、富弼也黯然不语的情况下,曾相公依旧**。实际上,皇帝赵顼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在朝中,协调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,维护好中书的运转。
曾相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,平日里倒也是舒服惬意,很多事情只听不说。
林昭的事情他自然也听说了,虽说案件具体的来龙去脉他并不知晓,但皇帝赵顼的反常表现,让曾相公嗅出几分不同寻常。
因为与林昭并不熟,与王安石是这样一个相对尴尬的竞争关系,所以曾相公当真不好说什么,只能当做没看见。可惜今日,他再想要袖手旁观,装聋作哑怕是不行了。
出事了!
内侍来传达太皇太后懿旨的时候,他正好就在中书省,事情也听的明明白白。重大冤狱?西北到底闹出了什么?曾公亮暗自摇头,如果是平日里,他这个宰相必须要承担责任,尽快参与处理。
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,皇帝们都想要大权独揽,乾纲独断,至少大部分的皇帝是这样的。可是皇帝的能力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,根本无法顾及整个庞大的帝国,更加无法做到面面俱到,所以注定了需要一些帮手。
于是便有了官僚体系,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宰相,相权也就应运而生。尤其是秦始皇确立三公九卿制之后,丞相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。
宰相的存在是帮助皇帝分担处理政务,是皇帝的帮手,相辅相成。当然了,有利就有弊。相权,准确说是包含宰相在内的百官的权力,和君权之间有天然的矛盾,某种程度上对君权有所限制。
大有为的君主们都试图削弱相权,加强君权,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六部,政事堂的宰相从一个变成好几个,目的便是通过分权而集权。
到了后世的明朝,朱元璋更为直接废除了丞相制,可实际上相权真的消失了吗?像朱元璋这样精力旺盛,威严十足的君王或许可以掌控场面,却并非每个皇**行。
到了明朝中后期,他们的子孙们便做不到了,设立内阁实际就是相权的运营机构,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并不亚于以前的丞相。所以在君主集权制的封建社会,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彻底解决的。
这样是有利有弊的,对于大有为之君而言或许会有所掣肘。可对于那些平庸的君主,可以限制他们任性妄为,导致国家出现重大问题,保证**的平稳,是大有好处的。
故而,这个君权和相权处理的好则相得益彰,处理不好便会有多掣肘。
相对来说,宋朝的宰相的制度十分完善。两府八公,中书的宰相、参知政事,再加上西府枢密院正副使,一共八位。当然了,还有些人是名义上的中书门下平章事,却也只是个荣誉性的虚衔。
如此设置,也体现了北宋政治体制的精髓,那便是制衡。虽说行政效率下降了,但是以分权达到集权,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制度。虽说长此以往,弊端会越发的增加,却也强于胡闹的穷折腾。
太祖太宗也算是深谋远虑,可眼下的皇帝赵顼似乎很不满意这样的制度,正试图打破重建……
两府八公,多位宰相之间也是有先后次序的,有主有辅。比如集贤殿大学士为首相,昭文馆大学士为次相,已然是不成文的惯例。
不过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,到底是哪位宰相起主要作用,也是有特殊情况的。比如当前的熙宁朝,先是制置三司条例司替代了中书。如今废除了,皇帝最为宠幸主持变法的王相公,理所当然的成为宰相中的主导,颇有大权独揽的架势。集贤殿大学士曾公亮反而靠后,处在了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上。
好在曾公亮为人和善,心态也很不错,身为三朝元老的他已经看开了,当然了,和稀泥的本事也不错。倒不是说是曾相公两面三刀,各方讨好,而是天性使然,比较随和。况且,有时候现实所迫,也有许多无可奈何。
在文彦博罢相出知地方、司马光离京、富弼也黯然不语的情况下,曾相公依旧**。实际上,皇帝赵顼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在朝中,协调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,维护好中书的运转。
曾相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,平日里倒也是舒服惬意,很多事情只听不说。
林昭的事情他自然也听说了,虽说案件具体的来龙去脉他并不知晓,但皇帝赵顼的反常表现,让曾相公嗅出几分不同寻常。
因为与林昭并不熟,与王安石是这样一个相对尴尬的竞争关系,所以曾相公当真不好说什么,只能当做没看见。可惜今日,他再想要袖手旁观,装聋作哑怕是不行了。
出事了!
内侍来传达太皇太后懿旨的时候,他正好就在中书省,事情也听的明明白白。重大冤狱?西北到底闹出了什么?曾公亮暗自摇头,如果是平日里,他这个宰相必须要承担责任,尽快参与处理。